茶树菇的种植技术

茶树菇的种植技术

茶树菇,原为江西广昌境内高山密林地区茶树蔸部生长的一种野生蕈菌。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经过优化改良的茶树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可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其营养价值超过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属高档食用菌类。   茶树菇是近几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一种珍稀品种。日本、美国、南欧各国对茶树菇的栽培极为重视,我国尚未形成批量生产。茶树菇味道鲜美、盖肥柄脆、气味芳香,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伞菌。另外,茶树菇也是一种药用菌,用于治疗胃冷、肾炎水肿,疗效很好,因此,茶树菇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食、药两用珍稀菌种。   现将代料栽培茶树菇的要点介绍如下:   一、栽培原料   可选用适合茶树菇生长的阔叶树,如杨树、柳树、槭树、榆树、枫树、拟赤杨、小果榕、小叶榕、二球悬铃木等的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近年来,用棉籽壳、玉米芯作培养料栽培获得成功。茶树菇分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弱,而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很强,为了提高茶树菇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在主要栽培原料中,必须加入适量的有机氮源,如新鲜的米糠、麸皮、脱脂豆粉或豆饼粉、花生饼粉、棉籽仁粉、茶籽饼粉、菜籽饼粉等。   二、栽培方式   可采用瓶栽、袋栽、箱栽3种方式。日本采用850ml(瓶口直径62——68mm)的聚丙烯塑料瓶进行栽培,我国主要采用14——17×34——38mm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栽培。   三、栽培季节   在自然条件下,应选择温度在20——250C的季节出菇,即栽培季节安排在3月接种,5月出菇,或7月接种,9月出菇。   四、栽培场所   凡明亮、通风好的近水源房屋、仓库都可以作为茶树菇的栽培场所。

五、栽培袋制作   按阔叶树木屑(干)78%、米糠或麸皮20%、白糖1%、轻质碳酸钙1%的比例配料,加水拌匀,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4%——66%。如果以棉籽壳80%、木屑18%、白糖1%、碳酸钙1%的比例配料,茶树菇的产量更高。配好培养料后,把料装入塑料袋或瓶中,套上颈圈,塞上棉塞或盖好瓶盖,常压或高压蒸气灭菌,冷却后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逐袋(瓶)接入原种,接种量为每袋(瓶)料接木屑菌种或麦粒菌种一匙。   六、栽培管理   1、发菌。把接种后的栽培袋置于木架上,在250C的条件下培养28——30天,菌丝便会逐步长满全袋(瓶)。   2、搔菌。为使茶树菇子实体发生整齐,在菌丝长满瓶之后,于出菇管理之前,把培养基表面的菌丝层轻轻扒去0。2——0。5cm厚,但应注意搔菌不可太早,否则容易感染杂菌,太迟搔菌则无刺激出菇的作用。袋栽法一般不进行搔菌。此外,为了刺激出菇,有时也可以在培养料表面盖上一层泥炭土或壤土。   3、出菇。把拔掉棉塞的栽培袋搬入菇房中,排在地面或木架上,盖上无纺布或旧报纸,并喷水保湿,促使茶树菇子实体发生。出菇后,菇房温度控制在200C左右,想对湿度控制在90%,光线强度控制在25——300勒克斯,并根据菇房外面的气温情况,每天于早、中、晚通风3次,每次通风一小时左右。   七、采收   在茶树菇菌膜未破裂时为采收适期。可单朵采收或整丛(不论大小)全部采收。   优质茶树菇要求菌盖以暗红褐色为好,且菇体肥厚,大小一致,不开伞(菌膜未破),菌柄粗壮,近白色,长短整齐一致。凡菌盖已开展、菌褶变为褐色、菌柄细长、扭曲的均为次级品,商品价值较低。









































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
昆明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ngyaxiaoju.com/pzfl/70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