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苏州人来说,
茶树菇是在饭桌上常见的美味。
对于贵州铜仁人来说,
瞄准商机大力种植茶树菇,
却是让老百姓致富的“金钥匙”。
记者见闻
5月5日,苏报融媒记者来到贵州铜仁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田坪村,汽车沿着带有泥泞的道路开进苏州太仓对口帮扶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刘洪春正带着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工人们正在采摘搬运茶树菇。
记者走进食用菌基地种植大棚,看见菌架上的菌棒长着一朵朵肥嫩的茶树菇,散发着香味。当地农民种植户们正忙着分拣、打包。
中医认为,茶树菇性平、甘温、无毒、益气开胃、有健脾止泻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树菇含有多量的抗癌多糖,其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高达80%~90%,可见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因此,人们把茶树菇称做“中华神菇”“抗癌尖兵”。
当地种植户告诉记者,食用新鲜茶树菇最好在开水锅中汆一下水,泡软后再烹调,香味更香浓。
玉屏县食用菌种植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
最终选择种植茶树菇,
也经历了一番波折。
食用菌产业成为脱贫攻坚“利器”
在一开始,
玉屏县种植的主要品种是平菇和木耳,
但受市场所限,产量一直不大。
年起,玉屏县以造血式扶贫的思路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把市场眼光投向茶树菇等菌种,年底引入贵福菌业有限公司,产业突飞猛进,形成茶树菇、香菇、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企业、基地种植生产与贫困户进行利益联结。
这些种植的工人
大多数是玉屏县田坪镇易地扶贫搬迁村民,
贫困农民搬下山只是第一步,
搬迁群众如何有钱赚、能致富才是关键。
玉屏县田坪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最大难点在于,
搬出来,换个活法,怎么活?
这几乎是每一个移民户首要考虑的问题。
田坪镇党委书记郭洪庆告诉记者,
为了消除广大移民户的后顾之忧,
促进搬迁群众就业脱贫,
“安置点通过精准定位,
千方百计解决移民后续发展,
确保了百姓能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目前,
食用菌产业成为了
玉屏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项目之一。
这其中也有苏州人的功劳
年9月,
苏州太仓
在玉屏县对口帮扶的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正式启动建设项目。
苏州给予投资帮扶万元,新建37个食用菌钢架大棚,项目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统一提供菌袋、统一提供技术管理、统一产品回收模式,覆盖人数人,其中贫困人口人。同时,太仓市为扩宽树菇菌市场,已在苏州设立了销售网点。
没想到小小的茶树菇也能做出大文章,
祝玉屏县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苏报融媒记者张帅瞿亚健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引力播APP
苏报融媒赞赏